草珊瑚,學名:Sarcandra glabra (Thunb.) Nakai,珊瑚司擁善為金粟蘭科草珊瑚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,種公指導俗稱腫節風、有完九節風、技術滿山香、福建九節蘭、明草節骨茶、珊瑚司擁善竹節草、種公指導九節花、有完接骨蓮、技術竹節茶等。福建 [6] 其形態秀麗、明草四季馨香,珊瑚司擁善具有的藥用、食用及觀賞價值。
春夏時節,綠意盎然、花香不斷的草珊瑚,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自然美感,秋冬之際,草珊瑚紅珠滿樹、吉祥富貴,草珊瑚適應性強,既可制作清雅小巧的盆栽,置于室內觀賞,也可用于園林、庭院的綠化點綴。
據報道,草珊瑚葉片有效成分含量比根、莖高,因此,在生長期中,可將植株下 部濃綠的老葉摘下,曬干或直接加工成浸膏。一般秋季收割,將植株從離地面5-10厘米處割下,洗凈曬干即可入藥。亦可直接加工成浸膏,交制藥廠作為生產中成藥的原料。一般定植當年,每畝可產干品200-300千克,以后產量可逐年增高,每畝可產600千克以上。藥材質量以無雜草、泥沙、蟲咬和霉變為佳。
莖橫切面:表皮細胞1列,外被角質層。皮層外側有2-3列厚角細胞,內側為7-10列薄壁細胞,有少數油細胞和含鞣質細胞散在;石細胞單個或成群,多邊形至類圓形,紋孔明顯。韌皮部外側纖維束呈新月形,壁厚,木化,每束纖維兩側常有1-4個切向延長的大形厚壁細胞;韌皮部狹窄;形成層不明顯;木質部多為管胞,徑向排列。初生射線寬4-5列細胞,次生射線寬1-2列細胞。髓大,有少數鞣質細胞散在,有時可見大形石細胞單個或成群存在;老莖髓部中心常中空。
一年四季均可進行,以早春或秋冬較適宜,夏季扦插的成活率低。采取1—2年生植株地上部分離地面10cm處枝條割下作為扦插材料。剪成二節, 下部切口在節下留斜口,離節1.5cm左右。扦插基質采用紅壤+草木灰( 4:1)。直插于基質上,扦插深度為插穗長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,行距為5cm,株距為4cm。